1/9
嘉兴城乡统筹绽新颜:嘉禾烟火映照共富路,二十年蝶变绘就繁华图
东方网2024-03-28 10:50:24

3月25日,随着采风活动最后一站旅程结束,由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中共嘉兴市委网信办主办的“融合蝶变20载 统筹城乡看嘉兴”2024中央、省级媒体嘉兴行活动落下帷幕。

在为期三天的实地采风过程中,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新华社、澎湃新闻、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网等近30家媒体代表组成的采访团实地走访了南湖区、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嘉善县和秀洲区等6个县(市、区),深入乡村、企业、社区等地,共同记录、传播、展示嘉兴城乡20年来的融合蝶变和跨越发展。

媒体行首站,记者们踏足南湖区凤桥镇三星村和联丰村。近年来,以智慧农业为引擎的三星村,在水蜜桃产业的基础上,接连落地了乐淘馆、船游码头、共富冷库等10个农文旅业态,实现了村强民富的“桃源梦”。得益于党建引领和完善合理的基层治理体系,联丰村积极引入景区业态,整合串联民宿农家乐等资源,打造未来乡村全域旅游新格局。凤桥的蜕变,是南湖城乡融合奔共富实践的一个缩影。在这块总面积43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城市文明与乡村风情深度融合,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全面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正加速形成。

跟随熙熙攘攘的游客步入钟溪樱花里的樱花公园,2万棵樱花、10万株郁金香在春风中竞相绽放,当地吉祥物“花小樱”和“钟意侬”在花丛中与游客们合影,好一派美丽惬意的景象。20年间,这个位于平湖西北城乡接合部的钟埭集镇,乘着浙江省开展“三改一拆”三年行动的东风,从“脏、乱、差”的小集镇华丽转身为集旅游观光、美食、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国际化旅游风情小镇。

走进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棒球基地,绿茵场上飞奔的棒球少年们身姿矫健,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感染了在场的记者们。错位发展,无中生有,徐家埭村将棒球运动嵌入到乡村振兴伟业中,走出了一条别出心裁的共富之路。成立不到6年的小龙人棒球队,已斩获18个冠军,去年,他们还远赴日本东京,在第41届U12男子软式棒球世界锦标赛上勇夺亚军,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棒球运动的广阔前景。以棒球为媒,做大赛事经济,曾经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村,实现了“中国棒球第一村”的蝶变跃升。

来到海盐经济开发区,绿树成荫、道路宽阔的智汇湾工业社区令记者们眼前一亮。作为县域工业经济主平台,这里高新技术企业云集,如何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职工高品质生活的实际需要?智汇湾工业社区党支部书记冯文勤给出了答案,“我们引入‘工业社区’概念,创新开展工业园区社区化治理和服务模式创新,着力破解园区治理、企业生产发展、职工生活保障等痛点难点。”近年来,海盐全力打造长三角营商环境最优县,入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2020年获评中国县级政府绩效指数全国第1;海盐“无感监测”营商指数、“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指数、营商环境事项一次性化解率均居省市前列,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地处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市,正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板:泛半导体产业园内,以天通瑞宏等为代表的高精尖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助力“海宁制造”向“海宁智造”跨越。长安镇美洋洋文旅综合体里,昔日废弃空间变身为绿意盎然的乡村美景,传统文化融入景区建设,游客中心、数字文旅馆、匠人工作室、女装梦工厂等项目一一入驻,让这个乡村越发“洋气”。踏入兴福村宴球文化创意园,一颗颗精心制作的宴球,不仅为游客们带来难忘的味蕾体验,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历经多年转型发展,如今的海宁,交出了一份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

跟随嘉善县西塘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李伟的脚步,记者们到访红菱村,见证了现代粮食全产业链集成创新项目基地的蓬勃发展。红菱村作为纯农业村,近年来积极承接西塘古镇旅游红利,打造稻香农业体验村落,发展稻香经济。该项目不仅实现稻米产业全链条数字化升级,还深入挖掘稻香文化,吸引游客体验丰收乐趣。西塘镇正依托田园风光和村庄特色,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让这片千年水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长三角人诗意栖居的田园。

在采风的最后一站,记者团一行抵达嘉兴市秀洲区的油车港镇和新塍镇。从“千顷碧波澄如练”的银杏天鹅湖,到蓬勃发展的秀洲农民画、儿童画艺术,从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再到幸福宜居的城乡融合新社区,在这里,记者们看到了“秀洲卷”的打开方式。当前,秀洲区已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87万元、4.7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44:1,居全省第四、全国领先。

多年来,嘉兴巧绘城乡统筹新画卷,匠心独运打造融合发展新篇章。此次媒体行活动,犹如翻开一本精彩纷呈的嘉兴城乡发展故事集,全景式展现了这座城市二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嘉兴将继续深耕城乡融合之田,以满溢的嘉兴智慧为现代化新型城乡关系绘就斑斓画卷,绽放绚烂光彩!

嘉兴,这座智慧与活力并存的城市,正以它独特的魅力,书写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传奇,向着更加绚烂的明天阔步前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高铱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