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青铜兔尊、水晶兔……兔年到上海博物馆看兔子文物
东方网2023-01-19 10:14:16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月19日报道:2023年是癸卯兔年,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博物馆精选了5件馆藏文物,并从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馆借展2件文物,举办“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展览自1月18日起免费对公众开放,上博一楼大堂展区布置成喜庆的红色,特别有过年的氛围。

本次展览共7件展品,一楼大堂展出6件文物,包括西周的兔尊、双兔车衡饰,唐代的白釉兔,南宋的青玉兔镇纸,元代的水晶兔和清代的玉兔支神。另一件文物——清代画家禹之鼎的《仕女三兔图》轴则在三楼历代绘画馆展出。这些包含兔形象的文物历经千百年,来自从南到北多个地区,展现古代人民对兔子长久的观察与喜爱。

其中,西周的兔尊于1992年在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较为罕见。在晋侯墓地的晋献侯夫妇M8墓组和晋穆侯夫妇M64墓组中均有数个铜兔尊作为礼器陪葬,并且大小不一、形制有别,是为奇观。在该类器物内部曾发现树叶状残留物,可能用于制酒或过滤酒渣,说明兔尊应该是古代的酒器。

南宋的青玉兔镇纸于1974年在南宋咸淳十年史绳祖及其继室杨氏合葬墓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兔形镇纸由和田青玉圆雕而成,呈伏卧状,双耳软绵地贴于背上,腹部、腿部刻短细线条,似为兔的软毛。双眼圆润有神,三片小嘴唇加以两侧阴刻的胡须,好似在微微颤动。史绳祖夫妇合葬墓中出土了金银器、玉器、瓷器、铜器等38件珍贵文物,反映了南宋时期的高超工艺水平和审美取向。

本次展览其他文物均为上海博物馆馆藏。西周的双兔车衡饰铸造精良,双兔形象写实,造型生动活泼,是西周青铜车马器中的精品。唐代的白釉兔通体施白釉,台座底部露白胎微泛黄,兔眼点褐彩。在中国古代,白兔往往被视为祥瑞之兆,地方官员常将之作为贡品进献中央。

元代的水晶兔于1994年在上海市松江区圆应塔地宫出土,整体似作觅食状,质朴敦实、憨态可掬,有唐宋遗风。兔子性情温良,历来被视为瑞兽,是圣洁、机敏、善良和生机的象征,素有“玉兔拜福”之说。

清代的玉兔支神质地为白玉,润泽光洁。整器集圆雕、阴刻、浅浮雕等多种技法于一体,雕琢精巧,玉兔支神摇扇持物,怡然自得。本品为上海博物馆所藏一组玉雕兽首人身十二支神坐像中的一支。十二支神是十二地支的守护神,对应十二生肖形象,其中玉兔是清晨5点至7点卯时的守护神。

清代画家禹之鼎擅画人物肖像,为康熙年间名手。其作品《仕女三兔图》轴,人物衣纹虬劲,多有提捺,花纹繁复,刻画细密,设色匀薄。足边三兔,似在嬉戏玩耍,两白一黑,毫毛毕现,情态可掬。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上海博物馆试图通过此次展览的七件兔形象文物,展现从西周到清代,从南到北,人们对兔子长久的观察与喜爱。展出的文物品类多样、造型丰富,其中水晶兔发现自上海松江圆应塔地宫,希望这些惟妙惟肖的 “兔精灵”,能够为观众们带来新年的跃动之喜。

“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将持续至2023年2月26日。

作者:包永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