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逝者 | 金鸡奖得主、 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金迪去世
文汇2022-04-04 14:51:53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的金迪因病于昨日晚11时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

1933年出生的金迪本名金慧琴,曾用名金狄,后改名为“金迪”。

金迪于1952年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表演系。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先后在话剧《尤利乌斯·伏契克》《美丽的姑娘》《日出》中饰演重要角色。1956年参加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在《前进再前进》中饰女主角,获演员奖。

1958年,金迪参演了根据赵树理小说《三里湾》改编的电影《花好月圆》,在片中饰演少妇袁小俊,与丈夫离了婚,这是一个有个性的女人,观众一下子记住了她。之后,她调往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提到金迪,就不得不提及她的代表作《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扮演农村女青年孔淑贞,金迪迎来自己演艺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该片由苏里执导,李亚林、金迪等主演,分上、下两集。该片讲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努力改变家乡穷困面貌,又在奋斗中赢得爱情的故事。

据说,当年选角的时候,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很多演员都想演这个角色,但导演苏里因为看过她演的《花好月圆》,认定这个角色非她莫属。这部电影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影片。

电影里,有群众说孔淑贞扎了两条辫子,当不好新式农民,孔淑贞一听,咔咔两剪子就把辫子剪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立刻树立起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影片的拍摄地是在山西汾阳农村,金迪进组后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在火热的生活中体验角色、揣摩角色,最终将孔淑贞演得栩栩如生。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映后轰动了全国,成为青年们争相观看的青春励志片。片中的年轻人也成为全国年轻人争相学习的榜样,不少工地和农村甚至出现了“孔淑贞姐妹组”,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高潮。晚年的金迪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演了孔淑贞。”

1959年,金迪还在电影《笑逐颜开》中扮演了耿直爽朗的罗玉华一角。1962年,金迪参加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的拍摄,继续饰演农村女青年孔淑贞。

1962年,金迪被文化部授予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称号。

1975年,金迪加盟峨眉电影制片厂,她先后在《我的十个同学》中饰演罗从芬,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饰演英娣娘,在《大雁北飞》中饰演成玉兰,并在《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刘三姐》等影片中客串角色。

1987年,她主动请缨前往正在筹建中的深圳电视台,成为一名电视导演,再次完成了身份的转换。期间,执导了电视剧《升华》,与长影合作了《豪华聚餐会》,并执导了大型歌舞电视片《歌舞荧屏——深圳》等作品。

金迪的丈夫是配音演员崔屹峰,后者曾为前苏联影片“高尔基三部曲”《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配音。两人育有两个儿子,家庭幸福。

2020年,金迪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金迪生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是新中国培养的演员中的一员,感谢时代、电影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机遇和荣誉,给了我们人生最美的记忆。希望中国电影能培养更多的人才,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将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一代代传接下去。”

综合自凤凰网、新浪微博等

图片来源:豆瓣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王雪瑛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